车云汇服务网

客服电话:18627210678

访问量:2615427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应对电动汽车逆风出海挑战

   2024-09-18 中国经济网1140
导读

我国电动汽车立足本土市场,不断向国际市场开拓,在全球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日前,比亚迪开始在日本市场销售其在当地推出的第三款电动汽车“海豹”,得到日本消费者青睐;小鹏、蔚来、上汽等车企也加速“出海”战略布

我国电动汽车立足本土市场,不断向国际市场开拓,在全球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日前,比亚迪开始在日本市场销售其在当地推出的第三款电动汽车“海豹”,得到日本消费者青睐;小鹏、蔚来、上汽等车企也加速“出海”战略布局。从产品出海升级到品牌和产业出海,成为当前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今年1月份至8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700.8万辆和70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30.9%,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7.5%,市场规模及占有率持续增大。新能源汽车出口81.8万辆,同比增长12.6%。从出口目的国来看,今年上半年俄罗斯市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需求最大,墨西哥和巴西紧随其后;从区域来看,欧盟和东盟地区均是我国新能源汽车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尤其是纯电动乘用车的重要市场。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已经在全球形成了一定比较优势。首先,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整,整车制造成本和生产效率已具备一定优势,部分核心零部件供应稳定;电池生产、零配件生产、充换电基础设施、整车设计、智能驾驶等重要产业链节点能实现协同发展。其次,具有全球最大的产销市场,连续多年世界第一,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几家龙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已占据重要位置,全产业生态逐步优化。同时,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的研发投入不断提高,在电池、整车设计、智能系统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另外,电动汽车产业链涉及多学科、多产业,需要多种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对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及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供应链管理等学科的人才需求量较大,而我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正处于国际化关键阶段,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不小。一方面是国内市场空间潜力开发难度在增大,产销能力不断提升后,整个产业对开拓国际市场的需求更加迫切。另一方面是电动汽车出口遭遇多重挑战,国际化进程受到影响。例如,欧盟自7月5日起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税率从17.4%至37.6%不等;巴西从今年初开始对进口纯电动汽车征收10%关税;加拿大正在研究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政策。基于目前严峻的国际形势,“逆风出海”需做好有效应对。

  加快深化电动汽车产业国际化布局。支持和鼓励整车企业、关键零配件企业、动力电池企业、充换电基础设施企业到恰当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合作建立研发中心,促进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国际化和本土化,规避贸易壁垒。

  坚持不懈提高研发创新能力。在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技术和产品迭代必然会加速,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必须加强在芯片、自动驾驶、大模型、电池等核心零部件方面的持续创新迭代能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地位。

  保障出海企业的利益。我国车企的全球布局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在金融、法律、环保、劳工、知识产权等关键方面,除了企业自身的合规能力建设外,国家也要提升相关的谈判及争端解决能力,全面提高电动汽车产业面向全球的供应链韧性。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yhfw168.cn/news/show.php?itemid=66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111@qq.com。
 
服务热线:18627210678 | @车云汇服务网  蒙ICP备2024008383号  公网安备4001184567号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