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Momenta实现一段式端到端,曹旭东详解智驾摩尔定律

2024-10-10 14:051870

曹旭东表示,Momenta去年已经实现了两段式端到端,感知的端到端和规控的端到端,今年上半年又实现了一段式端到端,并优先提供给种子用户。“相比于去年下半年,我们目前的智驾水平提升了不止10倍,发展速度非常快。”

  在曹旭东看来,高阶智能驾驶尤其是城市NOA快速普及,背后的驱动因素就是智驾的摩尔定律。“智驾的硬件成本下降是有极限的,大概在4000-5000元;但是软件每两年增长10倍没有上限,相信未来一定会实现零事故的自动驾驶。”

  “Momenta当年选择做自动驾驶就是因为这是人工智能上的一颗明珠,它既包括了感知智能又包括认知智能。”Momenta CEO曹旭东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动驾驶对AI能力是非常好的应用,并且会牵引着AI底层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9月底,巢湖畔,一场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GIV2024)如约而至。大会期间,曹旭东接受了中国经济网在内的媒体采访,就Momenta发展现状,以及智驾摩尔定律等做出详细解读。

  实现一段式端到端

  作为一家致力于实现可规模化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Momenta于2016年正式成立,公司战略是“一个飞轮,两条腿”,即基于数据驱动的“飞轮”技术洞察,以及量产自动驾驶与完全无人驾驶相结合的“两条腿”产品策略。

  Momenta成立之初就有一个终极目标,即实现规模化L4级自动驾驶,希望千万、甚至上亿辆汽车,能够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实现可规模化的L4,其中最关键的点就是安全。曹旭东说,“至少要实现10倍人类驾驶的安全性,才有可能实现规模化L4级自动驾驶,关键在于解决数以百万计的各类长尾问题。”

  曹旭东认为,要解决数百万个长尾问题一方面是要数据驱动,这可以自动化解决绝大多数问题;另一方面需要海量的测试数据,保守估计需要千亿公里的行驶数据,相当于一千万辆汽车行驶一年时间。

  如今,Momenta的数据驱动飞轮已经迭代至第五代,自动化率也从第一代的50%提升到超过99%。“这意味着新增100个驾驶问题,其中的99个可以通过数据驱动自动化解决,无需人类参与。”曹旭东说。

  谈及当下发展如火如荼的端到端,曹旭东称Momenta去年已经实现了两段式端到端,感知的端到端和规控的端到端,今年上半年又实现了一段式端到端,并优先提供给种子用户。“相比于去年下半年,我们目前的智驾水平提升了不止10倍,发展速度非常快。”

  曹旭东认为,相比两段式端到端,一段式端到端更有优势,因为前者感知的端到端需对物体有准确定义,才能搜集训练数据。他举例道,火堆、水坑或者山上掉下来一块石头等复杂的通行障碍物,很难在感知的端到端中定义,没有定义就没有对应的输出,导致规控的端到端就没有对应的输入,可能忽视掉重要的感知信息,进而作出误判的驾驶行为。

  相比之下,“一段式端到端的优势在于,将感知的端到端和规控的端到端联系在一起,当遇到未定义的物体时,智驾大模型可以学习和应对这一场景对应的驾驶行为,并能够成功绕开障碍物。”曹旭东说。

  曹旭东解释道,一段式端到端的上限很高,下限很低,我们的处理方案是参照人类记忆模式,其中短期记忆的训练周期是天级,有利的数据和方法得到验证之后,再进入长期记忆的模型学习,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不过,曹旭东也表示,端到端仅仅是自动驾驶的开始,未来不管是端到端的模型架构,还是训练监督方式,以及模型生成数据等都是可能的潜在发展方向。“我们更愿意以智驾大模型来表达端到端,因为其有无限的升级可能性和潜力。”

  智驾的摩尔定律

  得益于技术的快速提升,我国智能驾驶汽车发展迅速。“一年前,城市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还是一个小众产品,但今年的产品体量大幅提升,甚至成为许多消费者购车的必选项。当前30万以上车型可能标配城市NOA,明年底或者2026年可能成为20万以上车型的标配,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曹旭东表示。

  在曹旭东看来,高阶智能驾驶尤其是城市NOA快速普及,背后的驱动因素就是智驾的摩尔定律,包括软件和硬件的摩尔定律两部分。其中,智驾行业的软件水平每两年提升10倍、四年100倍,呈现指数级增长。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两年前试驾自动驾驶可谓汗流浃背,如今已经是头等舱和老司机般的体验。

  以Momenta为例,“我们在2019年开发出量产自动驾驶与完全无人驾驶的产品原型,并在2022年成功量产车型,实现了从0到1;2022年到2024年是从1到10的阶段,完成规模化量产能力的储备和多款车型成功量产上市;目前处于从10-100爆发式增长阶段。”曹旭东说。

  与此同时,智驾硬件的摩尔定律是,硬件的BOM(物料清单)成本每两年会减半。曹旭东举例道,一两年前实现城市NOA需要两个OrinX芯片+双激光雷达,硬件的BOM成本在2万元出头,如今单Orin-X+单激光雷达的整个BOM在1万左右,预计到2025年底至2026年实现城市NOA的BOM可能在5000元以内。

  曹旭东强调,智驾的硬件成本下降是有极限的,大概在4000-5000元;但是软件的摩尔定律每两年增长10倍没有上限,相信未来一定会实现零事故的自动驾驶。

  “由于软件和硬件的摩尔定律,城市NOA和城市高阶智驾未来五年将呈爆发式增长,甚至比电动化、新能源化的速度更快。”曹旭东认为,过去五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占比10%以下提升到50%以上;预计未来五年高阶智驾渗透率会增加到70%—80%。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保时捷控股减记大众股份价值
大众集团最大股东保时捷控股(Porsche SE)警告称,其可能把所持大众集团股份的价值减记至多200亿欧元(约合210亿美元),这是大众集团成本危机动摇投资者信心的最新迹象。  目前,大众集团正面临着重重挑战,包括

0评论2024-12-17109

国家统计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国新办就2024年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一揽子增量政策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请问发言人如何评价政策实施效果,是否达到了政策预期?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

0评论2024-12-17107

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即将到来的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针对这一年的经济工作,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

0评论2024-12-17162

系牢自动驾驶“安全带”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蓬勃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加速迭代,成为推动交通革命的重要力量。在出行和物流领域,自动驾驶已在一些封闭场景和特定路线中率先试点应用。然而,在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自动驾驶的安全问题也令人警

0评论2024-12-17170

动力电池行业“淘汰赛”加剧 头部企业积极“出海”谋增量
2024年接近尾声,在这一年,由于原材料碳酸锂价格的不断下跌以及下游车企“价格战”向上传导,动力电池行业“内卷”持续升级,产能加速出清。  前不久,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电池薄膜专委会发出倡议,从产销两端主

0评论2024-12-17111

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 助力解决新能源车充电难题
近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截至2024年11月份,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35.2万台,同比上升49.5%;1月份至11月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75.6万台,同比上升23%。此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

0评论2024-12-17206

大众提议为田纳西州工厂工人涨薪14%
大众汽车公司在12月11日表示,将在四年内为美国田纳西州装配厂新加入工会的工人增加14%的工资,并提供利润分成。  今年4月,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赢得了大众田纳西州查塔努加(Chattanooga)工厂工人的代表权

0评论2024-12-17169

汽车滚装“国家队”正式组建
上港集团与中远海控近日分别发布公告,各自拟出资不超过10亿元,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摘牌方式,参与上汽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增资项目,预计增资后各持股10%。  增资完成后,安吉物流注册资本将由6亿元增加

0评论2024-12-17172

我国将丰富新能源车险产品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从全面监管严格监管、切实防范化解风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20条措施,

0评论2024-12-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