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前三季度汽车零部件企业展现高景气度 “汽车电子”成业绩增长新引擎

2024-10-30 14:291460

随着A股汽车零部件企业三季报、三季报预告的陆续披露,可从财报中的信息对该行业的发展动向感知一二。

  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29日,共123家零部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从营收增速看,前三季度86家营收呈正增长态势,占比69.92%;从净利润增速看,79家净利润呈正增长态势,占比64.23%。综合来看,虽有分化特点,但行业业绩整体向好。另一层面,从已披露的16份业绩预告看,除4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净利润预计首亏或预减外,其余12家显示预增。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下游汽车零部件领域发展呈现明显的特点。在上述已披露的财报中,“出海”“汽车电子”是企业提及的高频词。“与燃油车时代国内汽车零部件厂商多聚焦后配套市场不同,如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已带动零部件供应商走向海外,同时在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需求带动下,汽车电子也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巨大增量空间。”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对记者阐述道。

  多因素驱动企业业绩向好

  综合来看,已披露的123份三季报中,按营收增速排名,前三季度沪光股份、华阳变速、博俊科技、松原股份营收增速超过50%,其中,沪光股份营收增速为133.71%,暂居第一。净利润方面,共14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沪光股份、派生科技、泰德股份、西菱动力分别同比增长2030.18%、771.96%、472.36%、417.61%,增势强劲。

  终端需求走强、订单增长、海外业务拓展显效等是汽车零部件前三季度业绩向好的主要因素。

  沪光股份深耕汽车高低压线束领域多年,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增速均超100%。公司称,随着国家层面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力度加强,地方置换更新政策陆续生效,加之车企纷纷推出秋季新品,乘用车市场逐渐回暖,特别是终端零售市场持续走强,“金九”效应继续显现,新能源汽车延续良好态势、贡献显著促使对汽车线束需求量增加。

  今年三季度以来,沪光股份积极拓展新客户并取得了持续稳定的订单,公司量产项目持续放量及新项目量产推动了营业收入迅速增长,促使公司规模效应更加显著。

  博俊科技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8.62亿元,同比增长68.3%;实现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长102.47%。主要系混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快速上量,公司新能源汽车车身模块化产品收入稳步提升。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和海外市场的拓展,成为推动汽车零部件企业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汽车市场运行态势良好,尤其新能源汽车领域,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了83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显示出该领域的强劲增长动力。出口方面,前三季度我国汽车整车出口量同比增长27.3%,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2.5%。

  基于海外的发展机遇,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三季报或预告中表示,将积极扩展国际市场,持续推进海外业务。

  在海外业务发展上,根据海外发展纲要,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持续推进海外经营体的卓越运营,海外经营体的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例如,道通科技在业绩预告中称,公司紧抓海外新能源充电行业发展机遇,深耕数字能源海外市场,凭借产品、技术、品牌、市场、服务及全球供应链等系统性优势,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并构筑中长期竞争壁垒。

  “汽车电子”成为业绩增长新引擎

  梳理已披露的财报可见,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变革的持续推进,“汽车电子”业务逐步成为零部件企业业绩增长的新引擎,一些企业基于在汽车电子上的布局,盈利能力明显提升。

  华阳集团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4.5亿元至4.75亿元,增长幅度为51.26%至59.67%。公司称,主要因汽车电子业务中座舱域控、HUD、屏显示、车载无线充电、精密运动机构、数字声学等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同时,精密压铸业务中汽车智能化相关零部件及光通讯模块相关零部件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均胜电子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11.35亿元,全球新获订单全生命周期总金额约704亿元,在手订单充沛。得益于公司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深耕布局及研发投入,公司的业务品类不断得到拓展延伸,前三季度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网联、车身域智能化等领域,公司新获取了UWB技术业务(数字钥匙、座舱活体检测等)、ADAS L2 Smart Camera(前视一体机)业务、车路云一体化业务等新兴业务。

  依托于可观的发展前景,“汽车电子”业务不仅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了业绩增量,很多主要从事传统消费电子领域的相关企业,也将其视为第二增长曲线,纷纷往此方向转型。近期,不少消费电子企业也在三季报中透露,汽车电子业务订单增加,促使其前三季度业绩实现增长。

  “由于采用电力驱动,新能源汽车的结构有别于传统的燃油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大系统成为汽车的核心功能部件,汽车电子成本占比提升。”张孝荣表示,汽车电子行业正往智能化、网联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整车车企对这方面零部件的需求越来越高,无形中给汽车电子这一细分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增量空间。”张翔也对记者表示,相比燃油汽车,很多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价格普遍要高,多种因素叠加提高了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盈利能力。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保时捷控股减记大众股份价值
大众集团最大股东保时捷控股(Porsche SE)警告称,其可能把所持大众集团股份的价值减记至多200亿欧元(约合210亿美元),这是大众集团成本危机动摇投资者信心的最新迹象。  目前,大众集团正面临着重重挑战,包括

0评论2024-12-17109

国家统计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国新办就2024年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一揽子增量政策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请问发言人如何评价政策实施效果,是否达到了政策预期?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

0评论2024-12-17107

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即将到来的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针对这一年的经济工作,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

0评论2024-12-17162

系牢自动驾驶“安全带”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蓬勃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加速迭代,成为推动交通革命的重要力量。在出行和物流领域,自动驾驶已在一些封闭场景和特定路线中率先试点应用。然而,在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自动驾驶的安全问题也令人警

0评论2024-12-17170

动力电池行业“淘汰赛”加剧 头部企业积极“出海”谋增量
2024年接近尾声,在这一年,由于原材料碳酸锂价格的不断下跌以及下游车企“价格战”向上传导,动力电池行业“内卷”持续升级,产能加速出清。  前不久,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电池薄膜专委会发出倡议,从产销两端主

0评论2024-12-17111

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 助力解决新能源车充电难题
近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截至2024年11月份,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35.2万台,同比上升49.5%;1月份至11月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75.6万台,同比上升23%。此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

0评论2024-12-17206

大众提议为田纳西州工厂工人涨薪14%
大众汽车公司在12月11日表示,将在四年内为美国田纳西州装配厂新加入工会的工人增加14%的工资,并提供利润分成。  今年4月,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赢得了大众田纳西州查塔努加(Chattanooga)工厂工人的代表权

0评论2024-12-17169

汽车滚装“国家队”正式组建
上港集团与中远海控近日分别发布公告,各自拟出资不超过10亿元,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摘牌方式,参与上汽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增资项目,预计增资后各持股10%。  增资完成后,安吉物流注册资本将由6亿元增加

0评论2024-12-17172

我国将丰富新能源车险产品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从全面监管严格监管、切实防范化解风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20条措施,

0评论2024-12-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