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公布 "中国红"点亮世界版图

2024-07-22 14:011120

在《世界经济概论》一书中,作者反复阐述的观点是,随着科技的跃迁式发展,各个产业都被深深地绑定在一起,想要实现某个领域的进步,就必须要整体协作、共同发展。

  这一点在汽车产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汽车产业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并与多个产业构成了紧密联系。正如国内涌现的优秀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不仅成为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成为促进双向投资、提升国际合作水平的重要桥梁。

  近日,《美国汽车新闻》揭晓了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记者统计后发现,本次百强上榜的企业中,日本占据22席,美国18席,德国16席,中国15席,韩国10席,法国4席,西班牙3席,加拿大3席,英国2席,巴西、奥地利、墨西哥、瑞典、印度、瑞士、爱尔兰各1席。

  “该榜单不仅揭示了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竞争格局,还深刻反映了汽车行业在电气化转型和地缘政治挑战下的新趋势。”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表示,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零部件供应商们纷纷加大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投入,以抢占市场份额,这让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供应商有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事实上,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持续进步,上榜“百强榜”的中国零部件企业数量正在不断增加。从2020年到2024年,这一数量分别为7家、8家、10家、13家、15家。

  “从这一变化中,可以看到中国零部件企业业务正在持续扩张,这与‘中国逐步引领全球汽车产业智能电动转型’的趋势保持一致。今年国轩高科、三花汽零等‘新面孔’的加入,更是为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张翔分析说。

  在更多中国零部件新玩家加入榜单的同时,中国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排名再度攀升,从去年的第五名升至今年的第四名,仅次于博世、采埃孚和麦格纳国际,彰显了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318.1GWh,同比增长26.6%;宁德时代以93.31GWh的装车量位列第一,市场占有率达到46.38%,同比增长2.97%。

  “无论是磷酸铁锂电池还是三元锂电池,无论是乘用车市场还是商用车市场,宁德时代都展示出了强大的竞争力。”汽车行业分析师孙巍认为,目前国内市场的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市场仍保持着增长势头,而宁德时代在多个细分市场的不断发力,也有望使其“领跑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

  “纵观全球零部件排名榜单可以看出,零部件行业格局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张翔表示,“新兴业务在向上,传统业务在下行。汽车行业中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高新技术业务比重越来越大,正成为企业业绩提升的重要引擎。”

  今年新上榜的国轩高科和三花汽零就是最好的例子。记者了解到,得益于大众集团的投资和市场的广泛认可,国轩高科近年来正快速发展,在国内及海外市场,通过快速扩张和技术创新,实现了营收的快速增长。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国轩高科营收同比增长37%,达到了316亿元人民币,而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于汽车板块。

  三花汽零则致力于多层次的研发和服务,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三花汽零抢抓市场机遇,积极投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深耕和生产中。

  “凭借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在空调、动力、电池热管理等方面的高性能零部件产品,三花汽零成为追求卓越汽车热管理的专家,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三花汽零品牌负责人如是说。

  在孙巍看来,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入选百强榜,证明中国的汽车产业版图正不断扩张和完善;另一方面,日、美、德、韩、法等国企业的“百花齐放”,说明了全球汽车产业合作的潜力依然巨大。

  “尽管电气化转型为零部件供应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挑战也同样不容忽视。”张翔提醒说,“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以及整车制造商对成本控制的严格要求,这些都给供应商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记者注意到,今年5月,福特向其电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发出了一份备忘录,倡议各供应商提出降低成本的举措,来共同努力降低整车生产成本,以支持该公司电动汽车业务实现盈利。Stellantis集团CEO唐唯实甚至曾提出,要放弃部分零部件供应商,自己生产汽车零部件,以此降低电动化转型的高昂成本。

  面对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零部件供应商们纷纷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力度。以英飞凌为例,该公司凭借其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逆变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了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英飞凌面向全球汽车制造商的销售额达到95.05亿美元,在百强榜中排名第33位。

  “总体来看,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不仅揭示了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行业变革的窗口。”张翔直言,“在汽车产业的大舞台上,从来都不是整车厂的‘独角戏’。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持续践行供应链调整和本土化战略,孵化和培养更多出色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实时变化和挑战,并在全球汽车产业中保持足够的竞争力。”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保时捷控股减记大众股份价值
大众集团最大股东保时捷控股(Porsche SE)警告称,其可能把所持大众集团股份的价值减记至多200亿欧元(约合210亿美元),这是大众集团成本危机动摇投资者信心的最新迹象。  目前,大众集团正面临着重重挑战,包括

0评论2024-12-17109

国家统计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国新办就2024年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一揽子增量政策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请问发言人如何评价政策实施效果,是否达到了政策预期?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

0评论2024-12-17107

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即将到来的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针对这一年的经济工作,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

0评论2024-12-17162

系牢自动驾驶“安全带”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蓬勃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加速迭代,成为推动交通革命的重要力量。在出行和物流领域,自动驾驶已在一些封闭场景和特定路线中率先试点应用。然而,在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自动驾驶的安全问题也令人警

0评论2024-12-17170

动力电池行业“淘汰赛”加剧 头部企业积极“出海”谋增量
2024年接近尾声,在这一年,由于原材料碳酸锂价格的不断下跌以及下游车企“价格战”向上传导,动力电池行业“内卷”持续升级,产能加速出清。  前不久,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电池薄膜专委会发出倡议,从产销两端主

0评论2024-12-17111

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 助力解决新能源车充电难题
近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截至2024年11月份,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35.2万台,同比上升49.5%;1月份至11月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75.6万台,同比上升23%。此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

0评论2024-12-17206

大众提议为田纳西州工厂工人涨薪14%
大众汽车公司在12月11日表示,将在四年内为美国田纳西州装配厂新加入工会的工人增加14%的工资,并提供利润分成。  今年4月,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赢得了大众田纳西州查塔努加(Chattanooga)工厂工人的代表权

0评论2024-12-17169

汽车滚装“国家队”正式组建
上港集团与中远海控近日分别发布公告,各自拟出资不超过10亿元,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摘牌方式,参与上汽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增资项目,预计增资后各持股10%。  增资完成后,安吉物流注册资本将由6亿元增加

0评论2024-12-17172

我国将丰富新能源车险产品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从全面监管严格监管、切实防范化解风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20条措施,

0评论2024-12-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