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新能源汽车产量独占鳌头 抢占智能化竞争新高地

2024-12-12 14:211570

比亚迪、广汽埃安、小鹏汽车,这些新能源汽车品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数据显示,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是“广东造”。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涌现出深圳引望、卓驭、文远知行、小马智行、德赛西威、速腾聚创等一批行业领先企业,已经形成一条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业内人士认为,智能化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下半场”提供动力,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抢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高地。

  新能源汽车产业龙头集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990万辆,同比增长36.3%。其中,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69.3万辆,占比达到27.2%。这也意味着,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是“广东造”。

  业内人士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比亚迪、广汽埃安、小鹏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集聚效应明显,形成了整车及零部件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较为完备的产业链。

  比亚迪2008年推出公司首款新能源汽车,2022年成为全球首个正式宣布停产燃油车的企业。2024年11月,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这是比亚迪的全新里程碑。当时,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在技术上十几年如一日地坚守,才让比亚迪迎来了市场的拐点。”

  据了解,深圳市坪山区汇聚了以比亚迪为代表的300余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自动驾驶、关键零部件生产、核心材料研发等企业,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供应链高度协同的产业生态圈。

  近期,面对挑战,广汽集团动作频频,集团总部从广州CBD迁往番禺。2024年11月,广汽集团还开启三年“番禺行动”,力争在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占集团总销量的60%以上。未来三年,自主品牌22款全新车型将密集推出,其中2025年上市7款,全面覆盖纯电、增程、插混等所有主流新能源动力形式,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认为,汽车行业正经历巨变,今年尤为突出。行业正全面转型至智能网联和新能源领域。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调研中发现,除了整车企业,粤港澳大湾区成长出弗迪电池、欣旺达、新宙邦、亿纬锂能、贝特瑞等动力电池各环节的龙头企业,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大智能化投入

  新能源汽车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国投证券研报称,智能驾驶成为消费者购车决策时的重要因素。根据麦肯锡调研,54%的消费者选择智能化作为考虑购买新能源车的因素。

  广汽集团、比亚迪在智能化技术上加大投入以期在竞争中保持优势。据了解,广汽集团在智能新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已超500亿元,形成了弹匣电池、超级快充、夸克电驱、星灵电子电气架构EEA3.0以及基于生成式AI的端到端智能网联驾驶技术等智能新能源技术。在智能化的下半场,广汽埃安今年连续推出了四款高阶智驾车型,率先将高阶智驾和大模型技术普及到了15万元级别车型。

  近期,比亚迪表示,在智能化的下半场,比亚迪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发展人工智能和汽车相结合的智能化技术,实现整车全面智能化进阶,赢得未来的技术话语权。

  国泰君安证券研报称,在新能源汽车的下一轮竞争中,那些能够提供高性价比、智能化体验的车型,将极有可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这种发展趋势也反映了当前消费者对汽车功能需求的不断升级,他们在关注汽车的基本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希望享受到更为智能、便捷的出行体验。

  在华为智能化技术加持下,问界、智界等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可观。例如,问界M9发布11个月累计大定突破18万辆,连续8个月蝉联中国市场50万元以上车型月度销量冠军。

  2024年,华为成立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引望从事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业务,包含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汽车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车云等业务板块,该公司吸引赛力斯、阿维塔科技入股投资。

  华为的智能化技术成为汽车厂家的“心头好”,今年华为与东风旗下猛士和岚图、比亚迪方程豹、广汽集团签约。11月底,广汽集团与华为签署深化合作协议,双方采用“华为智能化+广汽智造”深度合作新模式,携手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新能源车打入豪华车市场后,带来智能化、安全性等方面的全新卖点,在使用体验上与传统燃油车产生明显差异,部分消费者对豪华车的诉求逐步从品牌、外形、空间向智能化、安全性能转向,自主品牌在当前阶段借助新功能部分弥补了品牌力层面的差距。

  发力AI技术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涌现出深圳引望、卓驭、如祺出行、文远知行、小马智行、德赛西威、速腾聚创、元戎启行等一批智能驾驶行业领先企业,已经形成一条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正在抢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高地。

  速腾聚创研发的激光雷达主要用于汽车智能驾驶和机器人领域。激光雷达被称为自动驾驶的“眼睛”,能有效提升感知层获取环境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目前,公司的激光雷达累计总销量突破72万台,刷新行业交付纪录。

  在速腾聚创深圳总部,公司首席执行官邱纯潮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汽车领域,公司与全球众多车企达成合作,据了解,欧洲头部车企也将坚定采用激光雷达。随着L2+及L3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与市场需求增长,激光雷达渗透率仍将大幅提升。未来两年,海外车企的高阶自动驾驶功能将落地,激光雷达规模化应用将拓展至全球市场。下一个十年,公司将持续在AI、芯片、硬件三个技术领域保持高投入,成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平台企业。

  元戎启行是总部位于深圳的AI企业,专注于智能驾驶研发和应用,公司于11月宣布完成1亿美元战略融资。元戎启行首席执行官周光认为,当前智能驾驶的竞争说到底是AI的竞争。未来这笔融资将用于夯实国内量产项目,拓展海外业务,同时也会探索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化运营并研发VLA模型等前沿技术。

  11月,小鹏汽车发布公司首款AI汽车小鹏P7+。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AI汽车将是新能源汽车的一大转变,AI自动驾驶将成为汽车的标准能力,也是小鹏汽车正在探索的发展方向。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保时捷控股减记大众股份价值
大众集团最大股东保时捷控股(Porsche SE)警告称,其可能把所持大众集团股份的价值减记至多200亿欧元(约合210亿美元),这是大众集团成本危机动摇投资者信心的最新迹象。  目前,大众集团正面临着重重挑战,包括

0评论2024-12-17109

国家统计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国新办就2024年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一揽子增量政策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请问发言人如何评价政策实施效果,是否达到了政策预期?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

0评论2024-12-17107

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即将到来的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针对这一年的经济工作,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

0评论2024-12-17162

系牢自动驾驶“安全带”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蓬勃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加速迭代,成为推动交通革命的重要力量。在出行和物流领域,自动驾驶已在一些封闭场景和特定路线中率先试点应用。然而,在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自动驾驶的安全问题也令人警

0评论2024-12-17170

动力电池行业“淘汰赛”加剧 头部企业积极“出海”谋增量
2024年接近尾声,在这一年,由于原材料碳酸锂价格的不断下跌以及下游车企“价格战”向上传导,动力电池行业“内卷”持续升级,产能加速出清。  前不久,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电池薄膜专委会发出倡议,从产销两端主

0评论2024-12-17111

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 助力解决新能源车充电难题
近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截至2024年11月份,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35.2万台,同比上升49.5%;1月份至11月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75.6万台,同比上升23%。此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

0评论2024-12-17206

大众提议为田纳西州工厂工人涨薪14%
大众汽车公司在12月11日表示,将在四年内为美国田纳西州装配厂新加入工会的工人增加14%的工资,并提供利润分成。  今年4月,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赢得了大众田纳西州查塔努加(Chattanooga)工厂工人的代表权

0评论2024-12-17169

汽车滚装“国家队”正式组建
上港集团与中远海控近日分别发布公告,各自拟出资不超过10亿元,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摘牌方式,参与上汽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增资项目,预计增资后各持股10%。  增资完成后,安吉物流注册资本将由6亿元增加

0评论2024-12-17172

我国将丰富新能源车险产品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从全面监管严格监管、切实防范化解风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20条措施,

0评论2024-12-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