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铁打的车企,流水的高管

2024-08-05 14:451890

今年以来,车圈持续上演人事大腾挪。

  此前统计,今年上半年至少发生了超70起人事变动,涉及100余人,影响范围涵盖传统车企、外资/合资车企以及新势力。

  在刚刚过去的7月间,此类动作未见收敛,上汽、一汽、东风、北汽、吉利、长城、蔚来、小鹏、零跑、保时捷、捷尼赛斯等多家车企上演人事变动,涉及人员超20人,且基本是一把手和二把手。

  外资车企接连换帅,意欲扭转局面

  近几年,外资车企在华份额萎缩,裁员、减产的消息此起彼伏。

  即便是保时捷,也抵挡不了国内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的冲击,2023年其在华销量下滑,中国市场总交付量为79,283辆,虽然仍是其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但却是全球唯一下滑的市场。今年上半年,保时捷中国销量29,600辆,较去年同期更是下滑了35.4%。

  自救是必须的。

  如今,通过与中国公司加强合作、深化中国本地化研发布局来提高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竞争力,增强在华研发权重来应对新能源汽车转型,已成为很多外资车企的共识。当然,换帅也被认为是重要手段。

  7月20日,保时捷官宣,今年9月1日起,亚历山大·波利奇(Alexander Pollich)将接替柯时迈(Michael Kirsch),担任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品牌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中国澳门地区的业务。

  Alexander Pollich现年57岁,是一名保时捷老将,已在保时捷工作了23年,曾担任保时捷集团内多个关键管理岗位,颇具国际市场经验。按照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员冯佩德(Detlev von Platen)所说,Alexander Pollich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销售专家。

  如此来看,在中国这一重要市场以及当下的重要时期,保时捷中国换帅,明显是要挽救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局面。

  捷尼赛思的心思也同样不难猜。

  7月31日,捷尼赛思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宣布,任命朱江为公司首席执行官,于8月5日正式生效。而就在一个月前,捷尼赛思中国宣布任命田胜担任公司副总裁。

  翻看二人履历不难发现,二人都不简单。朱江曾是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Lucid在中国的首任董事总经理,还曾在宝马、MINI、雷克萨斯和福特等车企担任中国区高管。田胜是宝马老将,曾在宝马中国任职近10年,负责宝马战略规划、销售运营和经销商发展等诸多核心业务。

  挖来营销能手,捷尼赛思自然也是要改善在华业务,毕竟如今已是其第三次进军中国市场,自然不想再一次退出。

  据了解,自2021年4月再次以进口方式回到中国市场以来,捷尼赛斯的销量表现并不理想,2022年,捷尼赛思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仅为1457辆,2023年也仅售出1558辆。尽管其此前曾表示,销量并不是最重要的,其目前聚焦的是品牌建设。但品牌建设得如何,销量也是重要指标。

  于保时捷和捷尼赛斯而言,如今提振销量的任务都压在了新上任者身上。而虽俗语有言,换帅如换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或很难立竿见影,其在华困局,并非换帅一举便可攻破,要做的还有很多。

  国内汽车集团高层大焕新,领导班子“年轻化”

  聚焦7月,车圈最为轰动的人事变动,当属上汽集团高层大焕新。

  7月10日,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上汽集团现任董事长陈虹正式卸任,王晓秋接任上汽集团董事长一职,贾健旭则接任王晓秋此前的上汽集团总裁一职。

  而由于贾健旭此前担任上汽大众总经理,在其升任上汽集团总裁后,上汽集团于7月18日宣布,上汽大众总经理一职交由原华域汽车总经理陶海龙接任。随后在7月19日,华域汽车发布公告,聘任徐平为公司总经理。

  北汽集团该月也宣布了多项人事调整,主要集中于北汽蓝谷相关任命。7月19日,北汽蓝谷公告,公司董事长刘宇及经理代康伟因工作原因提交书面辞职报告,辞职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公司董事会同意选举代康伟为董事长,并提名张国富为董事候选人,聘任张国富为经理、刘观桥为副经理。据悉,代康伟与张国富均是北汽系的老将。

  就国内几大汽车集团而言,相对于从外部“挖”来高层,其更常规的做法是,内部“互输人才”。这从上汽、北汽上述调整中便可以看出。当然除此之外 ,还有一汽、东风“互相输血”的案例。

  7月11日,中国一汽宣布,根据中央组织部关于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任职通知,陈彬同志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根据中国一汽官网领导成员显示,原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雷平因已超60岁而卸任。

  值得注意的是,陈彬是继徐平、邱现东、雷平之后第四位交流到中国一汽集团领导层面的东风干部。

  从上述人事变动的起因来看,这几大汽车集团的人事变动,均是由高层的辞职或卸任而引发的“连锁反应”,不过从新的领导班子来看,背后也潜藏着“改变现状”的心思。

  一方面,新上任者都是“大佬”。例如王晓秋在上汽集团已从业35年,熟悉质量、采购、制造、零部件等各项工作,历经合资和自主业务板块,管理经验极其丰富。代康伟是业内罕见的女帅之一,也是业内知名的“80后”技术女强人。陈彬自1998年进入东风公司,此后效力26年。尤其在接手神龙公司后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促使神龙销量触底反弹。

  另一方面,管理层进一步“年轻化”。据悉,在贾健旭上任之后,上汽集团这支新的领导班子里,“70后”的占比已高达70%。陈彬在履新中国一汽后,也成为该集团最年轻的党委班子成员。

  尽管对比一些自主品牌尤其是造车新势力,这几大汽车集团仍显保守,但也有明显突破。而论及背后推动力,无外乎如今快速变化的汽车市场,已经越来越需要“年轻化”高管的创新思维与活力了。

  造车新势力又现变动,涉及诸多板块

  今年以来,造车新势力也频频迎来人事变动,其中小鹏汽车“动静”不小,且尤其聚焦于智能驾驶领域。

  今年6月中旬,小鹏汽车宣布,前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业务负责人袁婷婷加盟,担任自动驾驶产品高级总监。

  与此同时,有消息透露,小鹏智驾北美负责人Yishu Lin(林一树)已经离职,他一直负责统管的小鹏北美智驾团队大部分工作,已交由另一位资深成员Junyao接手。

  而早在今年1月,就有消息称小鹏汽车原北美团队视觉感知负责人王弢已离职,由董远强接任。

  小鹏汽车的人事调整并不仅限于智能驾驶领域。

  今年1月22日,有消息称小鹏汽车总裁王凤英主导了新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涉及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智能数据、生产制造和产品规划等多个关键部门。

  而后在3月13日,小鹏汽车官网宣布了核心管理团队调整,公司联合创始人夏珩和何涛由“核心管理团队”成员变更为“终身荣誉”,此前的核心团队仅剩下董事长/CEO何小鹏一人,与后来者、现任总裁王凤英、副董事长/联席总裁顾宏地组成最新核心团队。

  6月6日,小鹏汽车又宣布,世界顶级设计师胡安马?洛佩兹正式加盟,担任造型设计中心副总裁,负责造型设计中心的管理工作与设计决策。

  来到7月初,小鹏汽车原汽车技术中心组织负责人矫青春被爆离职。矫青春在离职前一直负责小鹏汽车技术中心工作,同时也是小鹏H平台的项目负责人,今年年初新上市的MPV车型小鹏X9就是产自该平台。

  据悉,在矫青春离开后,余鹏将出任汽车技术中心组织负责人。公开资料显示,余鹏于2015年加入小鹏汽车,是小鹏汽车创始团队的早期员工。

  不止小鹏汽车,7月初,原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CMO)张韦力在个人社交平台证实,自己已经因为个人原因离职。有媒体报道称其已经进入吉利任职。

  蔚来汽车则在7月5日发布公告,奉玮因个人及家庭原因辞任蔚来首席财务官(CFO)一职,自2024年7月5日起生效。蔚来董事会已同时批准晋升公司高级财务副总裁曲玉为新任首席财务官。

  整体而言,新势力车企高层变动,涉及诸多板块。从起因来看,一部分在于个人原因,但这是否只是托辞,有点难说。除此之外,组织架构调整等也是重要原因。

  相较于传统车企,新势力造车的时间并不长,还没有形成严重的“机构病”,但其也有自身的问题所在。

  2022年下半年,小鹏汽车逐渐在蔚小理三家的比拼中掉队,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就在公司线上全体会提出了小鹏汽车最致命的三个问题:决策草率,忽视用户需求;组织架构混乱,权责不明;执行效率低下,“部门墙”问题严重。这也是其后续大刀阔斧进行组织架构改革的原因所在。

  频繁上演的人事变动,也折射出汽车行业的深层次问题。如今,随着车市竞争日趋激烈,车企压力增大,尤其是很多新势力车企还处于长期亏损的状态,导致高管们所承担的压力普遍较大,业绩考核极为严苛,今年一部分人事变动便是由这一因素引起。

  盖世小结:铁打的车企,流水的高管。在车市内卷加剧,汽车产业链企业们大都在过苦日子的当下,车企换人的速度,恐怕只会越来越快。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保时捷控股减记大众股份价值
大众集团最大股东保时捷控股(Porsche SE)警告称,其可能把所持大众集团股份的价值减记至多200亿欧元(约合210亿美元),这是大众集团成本危机动摇投资者信心的最新迹象。  目前,大众集团正面临着重重挑战,包括

0评论2024-12-17109

国家统计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国新办就2024年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一揽子增量政策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请问发言人如何评价政策实施效果,是否达到了政策预期?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

0评论2024-12-17107

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即将到来的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针对这一年的经济工作,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

0评论2024-12-17162

系牢自动驾驶“安全带”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蓬勃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加速迭代,成为推动交通革命的重要力量。在出行和物流领域,自动驾驶已在一些封闭场景和特定路线中率先试点应用。然而,在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自动驾驶的安全问题也令人警

0评论2024-12-17170

动力电池行业“淘汰赛”加剧 头部企业积极“出海”谋增量
2024年接近尾声,在这一年,由于原材料碳酸锂价格的不断下跌以及下游车企“价格战”向上传导,动力电池行业“内卷”持续升级,产能加速出清。  前不久,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电池薄膜专委会发出倡议,从产销两端主

0评论2024-12-17111

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 助力解决新能源车充电难题
近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截至2024年11月份,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35.2万台,同比上升49.5%;1月份至11月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75.6万台,同比上升23%。此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

0评论2024-12-17206

大众提议为田纳西州工厂工人涨薪14%
大众汽车公司在12月11日表示,将在四年内为美国田纳西州装配厂新加入工会的工人增加14%的工资,并提供利润分成。  今年4月,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赢得了大众田纳西州查塔努加(Chattanooga)工厂工人的代表权

0评论2024-12-17169

汽车滚装“国家队”正式组建
上港集团与中远海控近日分别发布公告,各自拟出资不超过10亿元,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摘牌方式,参与上汽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增资项目,预计增资后各持股10%。  增资完成后,安吉物流注册资本将由6亿元增加

0评论2024-12-17172

我国将丰富新能源车险产品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从全面监管严格监管、切实防范化解风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20条措施,

0评论2024-12-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