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智驾企业上市难解亏损“魔咒”

2024-12-12 14:341200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正从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转变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最大的推动力量。本土智能驾驶技术供应商正积极募资,扩大技术应用规模,以加速推动技术的落地与普及。

  近年来,国内智能驾驶企业的资本运作步伐不断加快。今年10月,地平线(9660.HK)和文远知行(WRD.US)分别在港交所和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此前,黑芝麻智能(02533.HK)、速腾聚创(02498.HK)、如祺出行(09680.HK)等企业也陆续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而最近,希迪智驾、佑驾创新等头部企业也正加紧推进赴港上市的进程。

  然而,尽管资本市场的支持为智能驾驶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动力,许多企业仍然面临盈利难题,未能摆脱亏损困境。地平线、希迪智驾、佑驾创新等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活跃表现,背后却是长期未能实现盈利的现实。盈利问题已成为这些企业发展的“紧箍咒”,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摆脱亏损困境,已经成为其面临的首要挑战。

  智驾企业扎堆上市

  近年来,智驾企业纷纷选择赴港上市,掀起了一股资本市场热潮。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展。在智能驾驶产业链中,已有地平线、黑芝麻智能、速腾聚创等公司成功上市,成为业内瞩目的焦点。

  2024年10月24日,地平线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募资总额达到54.07亿港元,成为今年港股最大的一宗科技IPO。这一事件标志着智能驾驶领域的热度进一步升温,也让更多相关企业纷纷踏上赴港上市的征途。

  11月7日,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希迪智驾也递交了上市申请,计划在港交所主板挂牌。据记者不完全统计,除了希迪智驾外,佑驾创新、纵目科技等多家智驾企业也正在积极筹备上市。

  尽管市场热情高涨,背后却隐现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进展仍面临诸多挑战。虽然希迪智驾和佑驾创新在智能驾驶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但它们依然未能突破持续亏损的困境。

  顶着“中国自动驾驶第一股”的光环,地平线在过去三年半的时间里累计已亏损超过220亿元人民币。2021年—2024年上半年,地平线净亏损分别是20.6亿元、87.2亿元、67.4亿元和51亿元,经调整后的净亏损分别为11.0亿元、18.9亿元、16.4亿元、8.0亿元;净亏损率分别为442.1%、962.9%、434.3%和545.5%,经调整净亏损率分别为236.4%、208.8%、105.4%和86.0%。

  根据希迪智驾的招股书,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分别实现收入约0.77亿元、0.31亿元、1.33亿元和2.58亿元。然而,同期的亏损分别达到1.8亿元、2.63亿元、2.55亿元和1.23亿元。希迪智驾表示,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高额的销售成本、一般和行政开支以及研发投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收入有所增长,但毛利率却持续下滑,2021年公司的毛利率曾达到33.1%,但此后呈现震荡下行的趋势,表明其盈利能力依旧承压。

  佑驾创新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根据其招股书,2021年至2023年,佑驾创新的收入分别为1.75亿元、2.79亿元和4.76亿元,但调整后的净亏损分别为1.31亿元、2.05亿元和1.85亿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2.37亿元,同比增长44.5%;尽管亏损有所收窄,但调整后的净亏损仍然达到0.82亿元。

  佑驾创新解释称,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持续高额的研发投入,虽然其毛利率有所提升,从2021年的9.7%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14.1%,但这一增长依然未能覆盖其高昂的研发成本。

  面对持续亏损,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则表示:“如果我们已经盈利了的话,那这个企业就没有未来。这说明挣的钱完全没有投资到未来,只是在做现有的事情,目光非常短浅。”

  实际上,整个行业普遍面临着亏损压力。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10家主要的国内智能驾驶企业中,9家处于亏损状态,只有一家未披露财报,其盈利状况尚未可知。以文远知行为例,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累计亏损已超过51亿元;黑芝麻智能在同一时期的亏损更是高达105.68亿元;地平线在2021年至2023年间的经营亏损分别为13.35亿元、21.32亿元和20.31亿元。

  此外,业内还传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消息。例如,毫末智行近期面临大规模裁员,纵目科技也被报道遭遇财务困境,部分员工工资未能按时发放。管理层离职的消息也频频传出,12月2日,网传地平线副总裁、前软件平台产品线总裁余轶南已于近期正式离职。

  盈利难题待解

  智驾企业亏损与动荡的背后,反映出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普遍的“内卷”现象。

  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2023年全球自动驾驶商用车市场规模仅为59亿元,其中国内市场占24亿元。竞争格局方面,2024年上半年,国内自动驾驶商用车市场前五名企业中,最大的公司市场份额为12.9%,而排名第二至第五的公司市场份额则在6.7%—8.2%之间,显示出市场竞争的高度分散。

  佑驾创新的招股书显示,在2023年,按照L0至L2+/L2++解决方案的收入计算,公司在国内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六,市场份额仅为0.6%。与行业领导者的6.6%份额相比,佑驾创新面临较大的差距。

  在这一竞争环境中,希迪智驾也面临诸多挑战。除了开发新技术和提升客户体验外,如何建立有效的商业化策略、研发新产品与解决方案以及持续吸引和维护客户,将是公司能否成功脱颖而出的关键。希迪智驾在招股书中指出,如果公司未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或不得不采取高成本的竞争手段,可能会对其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尽管当前智能驾驶企业普遍亏损,但市场对其未来仍持乐观态度。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驾驶的市场前景被广泛看好。资本市场普遍认为,尽管许多智驾企业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而一旦技术成熟并实现商业化,这些企业的盈利潜力将极为巨大。

  事实上,从长远来看,全球自动驾驶商用车市场确实有望迎来加速增长。灼识咨询的报告预测,全球市场规模到2030年将达到161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3%。国内市场,随着政策逐步放开和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预计将在未来几年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到7788亿元。

  在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场景中,2023年封闭场景已占全球商用车市场规模的53.7%,远超城市道路及城际干线场景。同时,随着对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需求的增长,中东、澳大利亚和南美洲等地区已成为商用车自动驾驶的战略市场,这些市场将在未来几年推动全球市场的扩张。

  面对盈利困境,专家建议智能驾驶企业应在技术差异化、市场定位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寻求突破。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指出,企业可以通过深度挖掘市场需求,开发具有差异化优势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特定客户群体的需求。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企业可避开与行业领导者的直接竞争。此外,创新商业模式,如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或开展合作研发,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客户体验,也能帮助企业建立口碑,推动盈利增长。

  针对上述内容,记者曾尝试联系希迪智驾和佑驾创新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希迪智驾回复。仅佑驾创新则在回函中表示,当前正按照相关法律和规定进行上市程序,处于静默期。如有进一步的上市进程,将通过联交所发布正式公告。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保时捷控股减记大众股份价值
大众集团最大股东保时捷控股(Porsche SE)警告称,其可能把所持大众集团股份的价值减记至多200亿欧元(约合210亿美元),这是大众集团成本危机动摇投资者信心的最新迹象。  目前,大众集团正面临着重重挑战,包括

0评论2024-12-17109

国家统计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国新办就2024年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一揽子增量政策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请问发言人如何评价政策实施效果,是否达到了政策预期?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

0评论2024-12-17107

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即将到来的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针对这一年的经济工作,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

0评论2024-12-17162

系牢自动驾驶“安全带”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蓬勃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加速迭代,成为推动交通革命的重要力量。在出行和物流领域,自动驾驶已在一些封闭场景和特定路线中率先试点应用。然而,在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自动驾驶的安全问题也令人警

0评论2024-12-17170

动力电池行业“淘汰赛”加剧 头部企业积极“出海”谋增量
2024年接近尾声,在这一年,由于原材料碳酸锂价格的不断下跌以及下游车企“价格战”向上传导,动力电池行业“内卷”持续升级,产能加速出清。  前不久,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电池薄膜专委会发出倡议,从产销两端主

0评论2024-12-17111

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 助力解决新能源车充电难题
近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截至2024年11月份,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35.2万台,同比上升49.5%;1月份至11月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75.6万台,同比上升23%。此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

0评论2024-12-17206

大众提议为田纳西州工厂工人涨薪14%
大众汽车公司在12月11日表示,将在四年内为美国田纳西州装配厂新加入工会的工人增加14%的工资,并提供利润分成。  今年4月,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赢得了大众田纳西州查塔努加(Chattanooga)工厂工人的代表权

0评论2024-12-17169

汽车滚装“国家队”正式组建
上港集团与中远海控近日分别发布公告,各自拟出资不超过10亿元,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摘牌方式,参与上汽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增资项目,预计增资后各持股10%。  增资完成后,安吉物流注册资本将由6亿元增加

0评论2024-12-17172

我国将丰富新能源车险产品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从全面监管严格监管、切实防范化解风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20条措施,

0评论2024-12-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