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维护健康,提升车内空气质量,汽车如何才能做到“零甲醛”?

2024-09-27 14:291030

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背景下,引导树立绿色健康安全的消费理念,成为汽车行业面临的新课题。尤其是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车内空气质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甲醛作为车内常见的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近日,业界人士齐聚由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下称“中汽数据”)主办的2024年“零甲醛”汽车技术研讨会,就车内甲醛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2024年车内甲醛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思考如何全面推进汽车行业向着更健康、更安全方向进步。

采集40款车型分析甲醛散发情况

燃油车时代,汽车行业已经有了明确的安全标准,覆盖广泛的主动安全、被动安全,更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大多数车型的标配。在如今电动化、智能化推动汽车产业变革的转型中,三电安全、数据安全、智驾安全等技术安全也在探索中逐渐完善。

不过,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汽车安全远不止如此。车内空气质量,也是评价健康与安全的一项重要指标。

甲醛作为评估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1类致癌物。一直以来,甲醛在家具、房子、汽车等大宗消费品中的散发浓度问题都备受社会公众关注,甲醛超标将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2011年10月,我国已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下称“《评价指南》”),为评价车内空气质量提供了明确的参考标准。例如,《评价指南》规定了车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浓度要求,并适用于评价乘用车内空气质量。其中,甲醛车内空气中有机物浓度执行标准为≤0.1mg/m3。

经过行业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车内甲醛浓度呈稳步降低趋势。中汽数据曾公布的数据显示,与2013—2015年相比,2020—2022年三年车内甲醛浓度水平有所进步,平均值从47μg/m³下降至24μg/m³(1mg/m3=1000ug/m3 )。

为更好地分析和呈现当下汽车的车内甲醛散发情况,中汽数据根据市场关注度和销量选取了40款车型,依据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分别从常温工况、高温工况和驾驶工况对车内甲醛散发情况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分析,并在会上正式发布《2024年中国车内甲醛散发水平研究报告》。

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自主和合资品牌车内甲醛散发浓度差异不大,甲醛浓度均值排序为高温工况>常温工况>驾驶工况,且不同车型的甲醛散发浓度有一定差异。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回收利用室室主任庄梦梦表示:“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车内辐射性能、防眩晕功能开发、极端工况车内健康测试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为不断提高的健康出行保驾护航。”

“零甲醛”汽车典型案例公布

分析车内甲醛发散水平,明确甲醛的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源头上关注和严格把控车内甲醛浓度同样具有更深远的意义。要知道,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3亿辆。

早在去年,为鼓励汽车企业加大对车内甲醛的管控力度,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就曾联合中汽数据、科研机构、汽车生产企业和检测机构等相关单位,一同发布了《“零甲醛”汽车产品设计技术规范(2023年版)》。

这里的“零甲醛”汽车指的是,常温模式下车内甲醛散发浓度<15μg/m且驾驶模式下车内甲醛散发浓度≤10μg/m³的车型。

如今,依据《“零甲醛”汽车产品设计技术规范(2023年版)》,中汽数据在会上公布了2024年“零甲醛”汽车典型案例。它们当中有一汽红旗的红旗H9 2.0T旗享豪华商务版(2024款)、红旗HQ9 PHEV四驱豪华版(2024款),零跑汽车的零跑C10 530智享版等国产车型,也有东风日产的探陆380VC-TURBO四驱智驾版 6座、启辰VX6 520KM Pro版,上汽通用凯迪拉克IQ傲歌四驱长续航版,大众汽车(安徽)ID.与众Ultra长续航等合资车型。

据悉,探陆整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甲醛浓度低于国家标准的十分之一。而探陆基于日产全球同等开发标准,从选材、工艺到生产均被严格管控,整车内饰采用水性化真皮座椅、高纯度发泡海绵、水性胶水代替溶剂胶等健康环保材料,从源头削减甲醛。

同时,中汽数据还依据《车用绿色材料评价规程(2018年版)》选出三款“车用绿色材料(低VOC)”典型案例,分别为3M™ Flexile Acoustic Material FAB0910、旭化成聚甲醛共聚物TENAC™ ZT454和金发聚丙烯塑料API-2010,为车内材料在VOC性能方面提供了参考和案例。

中汽数据总经理冯屹对《华夏时报》记者:“作为现代工业技术的重要代表,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支柱性角色。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汽车行业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不断提高汽车产品的健康水平,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维护消费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意义十分重大。汽车产业亟需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消费需求。”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昆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保时捷控股减记大众股份价值
大众集团最大股东保时捷控股(Porsche SE)警告称,其可能把所持大众集团股份的价值减记至多200亿欧元(约合210亿美元),这是大众集团成本危机动摇投资者信心的最新迹象。  目前,大众集团正面临着重重挑战,包括

0评论2024-12-17109

国家统计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国新办就2024年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一揽子增量政策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请问发言人如何评价政策实施效果,是否达到了政策预期?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

0评论2024-12-17107

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即将到来的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针对这一年的经济工作,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

0评论2024-12-17162

系牢自动驾驶“安全带”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蓬勃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加速迭代,成为推动交通革命的重要力量。在出行和物流领域,自动驾驶已在一些封闭场景和特定路线中率先试点应用。然而,在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自动驾驶的安全问题也令人警

0评论2024-12-17170

动力电池行业“淘汰赛”加剧 头部企业积极“出海”谋增量
2024年接近尾声,在这一年,由于原材料碳酸锂价格的不断下跌以及下游车企“价格战”向上传导,动力电池行业“内卷”持续升级,产能加速出清。  前不久,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电池薄膜专委会发出倡议,从产销两端主

0评论2024-12-17111

移动充电机器人“上岗” 助力解决新能源车充电难题
近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截至2024年11月份,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35.2万台,同比上升49.5%;1月份至11月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75.6万台,同比上升23%。此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

0评论2024-12-17206

大众提议为田纳西州工厂工人涨薪14%
大众汽车公司在12月11日表示,将在四年内为美国田纳西州装配厂新加入工会的工人增加14%的工资,并提供利润分成。  今年4月,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赢得了大众田纳西州查塔努加(Chattanooga)工厂工人的代表权

0评论2024-12-17169

汽车滚装“国家队”正式组建
上港集团与中远海控近日分别发布公告,各自拟出资不超过10亿元,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摘牌方式,参与上汽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增资项目,预计增资后各持股10%。  增资完成后,安吉物流注册资本将由6亿元增加

0评论2024-12-17172

我国将丰富新能源车险产品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从全面监管严格监管、切实防范化解风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20条措施,

0评论2024-12-12116